的理由父亲和姐姐应该能理解,也不至于泄密,和盘托出了:“你们也都相信,今年很可能恢复高考的。所以,我想既然如此,不如当一把‘高考移民’。
当年还有高考的时候,国家是分省招生的。我觉得我们吴越这边消息灵通、学生准备起来也便捷。那些穷省的学生,肯定来不及立刻弄到足够的复习资料、或者马投入学习。这样一来,说不定同样成绩,我能给你考个北大回来呢。”
顾骜之所以有此灵感,依然是拜他前世看过的那部央视电视剧所赐:
他买《数理化自学丛书》时,对标的那对“后来考交大、成为交大教授夫妻档”的知青,是靠着“拿了沪江考生的信息灵通度,碾压徽省当地考生的两眼一抹黑”,才成功的。
如果让他们回原籍考交大,分数不够了。
因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肯定是信息畅通地区的考生,成绩相对于信息闭塞考生而言,有很大的不对称优势。这种优势,到第二年不明显了,至少要弱好几倍。
这跟后世的“高考移民”思路,是截然相反的——在后世,所有想移民的学生,都是拼命往京城或者沪江这样的直辖市挤,因为那儿考北大清华或者复旦的录取分起码外地人便宜五六十分。
也只有77年这一年,是历史仅有的要往消息越不灵通、教材和咨询获取越困难的地方移,来获取时间差优势,因为考试从宣布到场,只有2个多月的时间复习。
所以,顾骜最有把握的移民方式,是也去徽省。
毕竟徽省那一年的信息闭塞程度、考试通知传达缓慢,都是经过了历史验证的、还在史料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老爹听了顾骜的想法之后,却立刻被惊呆了。
这算不算投机倒把?好像投机倒把还卑鄙吧?这是在争夺教育资源方面的投机倒把……
“真的不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