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绝,就这么一声,杨四郎想要见到老娘的急切心情,对自己身份的自我怀疑,对公主的愧疚之情,以及奋不顾身,死了也甘心的杨家将身份的认同,以及对金沙滩战败的主要负责人高粱河车神,甚至整个北宋朝廷的失望,多种情绪纠结在一起。”
“这不是脑补,拌上,往舞台上那么一站,肢体语言和舞台表演自然会让你知道此刻主人公的复杂的情绪。”
研究院这一番解读,以及言语中表现出来的自己也在努力进步的自信,让真正的戏迷朋友高兴了。
帝都戏曲研究院:“不过有句话要说。”
什么?
“秦腔的表现张力的确太强了,《五台会兄》里,就这么一句‘五台山落了发出了家为了和尚’,一波三转,荡气回肠!”
“开口‘五台山’本来调子就够高了,最后又提高至少五度,老天爷,这是要让五台山倒悬,配合你的演出啊。”
“和京剧里那句唱词一样,这不是炫技,这是真在呼山喊海,这句唱词中,杨五郎一身荣耀和历史,都留在五台山一草一木中的那种自豪,尘归尘土归土也在那五台山一草一木中的悲愤,带着不甘心的洒脱,全都在这一声爆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甚至可以这么说,这一句,呼星唤月,赶山填海。”
“紧接着第一个情绪转折就到来了,‘落了发’带了哭腔,大秦腔里的苦音唱法,听得进的人没办法不和杨五郎共情。英雄落难处,兜鏊换头陀,谁不伤感?”
“第二个情绪转折来的很妙,‘出了家’三个字,既带着七成伤感,还带着两分自嘲,另外一份,全都付于无可奈何的洒脱。”
“到了第三个情绪转折,‘为了和尚’就只剩下可怜的痛哭,为何而哭?后面的唱词是讲天波府杨家将,可杨五郎此刻是什么呢?他是个和尚,六根清净的和尚,无国无家的和尚……咦,我似乎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