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上下、南北西东跑了两年,参加了无数的研讨会,丁宇的观点几乎是句句切中专家学者的重点论断。
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法呢,闻利民听到了几种改革方案都不满意,或者说信心不足。
丁宇从闻利民的表情里猜到了他的想法。
“冒昧地问一句,闻叔叔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看好嘛?”
“当然,我们国家的经济一定会大发展,市场经济越来越繁荣,这都是眼睛看得到的。”
“是啊,那您就以此做为变革的信心不就是行了嘛?您不说市场经济越来越好,那广播为什么不走向市场呢?”
闻利民心中大惊,心里沉思着,眼睛看着丁宇,廖毕生也猛地抬头看向丁宇,二人心中的震撼很大,丁宇之前的言论有人提过,可是根据呢,这么简单的道理不就是改革的初衷的嘛!
“愿闻其详!”闻利民站起来,主动和丁宇握了一次手。
“内容太多了,我简单说两个方面。”丁宇单刀直入,加快了语速。
“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就会大量生产,有销售就有竞争,广告宣传也是竞争手段之一。”
闻利民点头,“是的,我们已经有部分节目在和广告公司合作。”
“关键是人群和发挥广播优势。人群就是听众的消费方向,广播优势就是价格和传播手段特殊性利用。”丁宇进一步补充。
“人群可以调查,这也是我们急迫解决的,他们的消费不容乐观。至于特殊性嘛,就是没有时间看电视的人。”
“我觉得您对您的听众过于悲观,他们的消费只不过是需求方向不同而已。没时间看电视的人,他们在干什么?”
闻莉皱着眉头,仔细想着,“因为他们在干活,或者在休息。”
丁宇也不卖关子了,“廖老师,您开车吧?”
“开啊,问这个干什么?”廖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