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攻陷了多邦城,但后续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置。不论是三十多万大军过江安置,还是在富良江上清出一条河道,亦或是后勤补给,都不是那么容易安排的。不过相对来讲,因为在多邦城俘获了一批粮食,后勤补给的压力大为减轻,还好处理一些。再加上张温为了避嫌,就留在了这里,直到今日仍在多邦城。
蓝珍此时也已经想明白此事,说道:“确实也应该这样做。只是靖江王之前从未指挥过数万兵马,还是派人辅佐他更好。”
“派谁辅佐他?副将、参将若是派了过去,打胜仗后,大家都不会相信是靖江王的功劳;可若是指挥使,也未必就比现在他手下的指挥使要强。”张温道。
蓝珍皱起眉头。虽然朱赞仪打胜打败对他并没有什么影响,但都是大明的将士,总不好让他们白白牺牲。个人利益与军队利益高度一致的蓝珍很有思想觉悟,对此忧心忡忡。
蓝珍想了几个,但都不合适;不是身份不合适,就是才能不够。他正想将此事放下,忽然想到一人,对张温说道:“张侯爷,我忽然想到一人,身份不高适合在靖江王手下,又足智多谋,足以胜任参谋之职。”
“安南征讨军还有这样的人?哪个卫所的将士?千户还是百户?不会是蛮夷吧?”张温问道。
蓝珍附在张温耳边轻声说了几句,张温恍然道:“原来是之前在攻打多邦城立下大功之人,确实合适,就派他到靖江王手下为参谋。”
张温随即吩咐一名侍卫从屋外走进来,传令后让他退下。
“靖江王在我身边这几个月来,我看殿下还有些打仗的本事,不是秀才一般的人物。只是,我担心,殿下性情急切,并且年纪尚轻容易冲动,恐怕会中安南人的诱敌之计。这样的事情刚才那人是劝说不得的,得寻找一名身份合适的人在他身边劝说才好。”张温又有些担心的说着。
蓝珍深以为然。靖江王是比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