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技术是大势所趋。他们迟早要进行这一项升级。不升级就会落后与竞争对手。”
“道理我都懂!但是具体要怎么做呢?”苏浩:“总不可能我们跟其他制片公司共享这项技术吧?”
“这项技术目前是sy娱乐公司的专有技术,当然得利用技术优势争取更多利益再说。不过我们公司内部必须要全面普及这项拍摄技术。如果我们公司都没有信心普及新技术的话,院线方面更不可能愿意承担这些成本。”
苏浩明白了柳夏的意思。
“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潘导和其他导演的电影业必须采用这项技术我们在跟院线谈判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筹码。”
“是的。”
苏浩闻言犹豫起来。
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公司,因为草率使用新技术误入歧途最后一蹶不振的例子不胜枚举。
袁雯雯的一部电影采用新技术,即便最后失败了,苏浩也能承担这个损失。
但如果整个公司都转用新技术,一旦失败,风险将超出苏浩的预期。
柳夏倒是很乐观:“我研究过光影丛林研发的这项新技术。它可以极大的缩减特效电影的拍摄周期,同时拍摄效果也比传统绿幕拍摄好,拍摄成本也完全可控。”
“所以你认为这项技术完全可以普及开来?”
柳夏点点头:“我明白苏总你担心全面使用新技术的风险。风险肯定是有的,但是以sy娱乐公司的体量完全可以覆盖这些风险。sy娱乐公司不可能一直当追赶着。以sy娱乐公司的体量和发展目标,迟早是要勇敢的站出来独自承担技术风险的。”
虽然潘江帆一直称赞苏浩不像普通商人一样斤斤计较,柳夏也被苏浩的魄力折服,但是在真正面对风险的时候,苏浩却表现出了稳健的一面。
苏浩:“我需要更多数据做决定。”
苏浩跟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