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中国,这些“独立电影公司”同他们的好莱坞同行有很大不同。
他们并非是主动的,带有目的性的去打造个性的、不同寻常的电影。
中国的小电影公司之所以拍出各种堪称诡异的电影,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缺乏必要的能力。
柳夏、卓文辉等人都谈到了这一点。
他们还算含蓄,只是说这些小电影公司需要提高自身能力之类的。
有一位老牌电影公司的负责人措辞更加严厉:“电影?这些公司拍的东西也能称的上是电影吗?说实话,我看好莱坞独立电影公司拍摄的作品感受到的是跟主流电影不一样的电影文化。但是在国内这些小电影公司身上我看到的只有粗制滥造。”
对面的小电影公司代表们个个尴尬不已。
可是面对这些行业大佬的批评,他们束手无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主办方看到这样的情形十分为难。
这可不是他们办这次座谈会的初衷。
就在这个时候,苏浩敲了敲桌子,发表了他的观点:“陈总,我基本上赞同你的意见。国内的小电影公司本身技术实力确实有待提高。”苏浩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但是我觉得你对他们可能太苛刻了一点。”
主办方听到苏浩的话如释重负。
主持人收起尴尬的表情,笑容满面的问道:“苏总,您有什么看法吗?”
“任何事物都有发展的过程。华夏主流商业电影登堂入室才多少年?我说十年应该没人反驳我吧?主流商业电影也才刚刚成熟,独立电影公司就不需要时间去成长?我觉得,当下独立电影最需要的是不受主流电影干扰的发展环境。我提议大家保持耐心,给华夏独立电影十年时间!”
会议室里掌声雷动,尤其是个个独立电影公司的代表。
好不容易有个人站出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