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我们正在一起做棉布生意。这事儿可以找他。不知道这些百姓愿意拿出多少挂靠银子孝敬徐大公子?”
邵大侠道:“皇粮国税是十中取一。他们愿意拿出二十分之一的收成,交给徐大公子。郭掌柜刚才不是说了么?徐大公子跟您一起做棉布生意。这些百姓的六千亩土地,又都是棉田。收获的棉花,可以直接卖给你们德云棉布行。到时候,你们收棉花时,直接将挂靠银子扣出来就是了。”
郭掌柜道:“这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儿。我这就将徐大公子叫来。”
不多时,徐璠来到了望江楼。
郭掌柜连忙将“于谦老板”引荐给了徐璠。
洪武爷开国,奉行低俸养廉。官员们的俸禄银子少得可怜。官员名下挂靠百姓的土地,收取挂靠银子,这是不违背大明律的官场陋规。朝廷对此一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邵大侠对徐大公子说了这件事,二人可谓是一拍即合。
徐璠道:“这是小事一桩。于老板明日就可以将百姓们的田契拿来,咱们找个保人,做个交割。”
邵大侠道:“好!徐大公子果然痛快,就这么定了。”
第二日,邵大侠带着六千亩棉田的田契,找到了徐璠。郭掌柜则做了保人。双方签了交割文书。
徐璠和郭掌柜忽略了一个细节。那位“于谦老板”自称是京城人士,在松江人生地不熟,几百个棉农是如何找上他,且如此信任他,将田契交给他的呢?要知道,土地是农人的命根子。哪有把命根子交给陌生人的道理?
其实,这六千亩土地,是邵大侠花了整整十万两银子,从几百个棉农手中买来的!
又过了几日,邵大侠再次约徐璠望江楼相见。
邵大侠道:“有件大好事!徐大公子,那几百个老百姓,想将手中的棉田转手。要价才十两银子一亩。”
徐璠闻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