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宫大殿。
大殿内,站着内阁的六位阁员、吏部尚书杨博、锦衣卫北镇抚使贺六。
隆庆帝开口道:“群臣激愤,说杨爱卿你在京察之中任人唯亲。点了三十五名山西籍官员‘卓异’。杨爱卿,你作何解释?”
杨博宦海沉浮四十多年,踩过的屎比年轻人脚上沾过的土都多。他自然清楚,三十五名山西籍官员被点“卓异”,一定是有人动了手脚。联想到一月之前,贺六提醒他的话。他已经猜到,幕后主使者应该是自己的副手柳虞。
杨博现在如果在隆庆帝面前辩解:“此事我不知道,与我无关”,隆庆帝才不会信!清流言官们更不会信。
老杨博不愧是久经风浪的猛人。他竟然这样回答隆庆帝:“启禀皇上。点那三十五名山西籍官员‘卓异’,的确是臣的意思!因为他们本来就官声极好啊!有人骂我任人唯亲。真是笑话。不任人唯亲,难道任人为疏不成?这三十五个山西籍官员,与臣都是同乡,熟识的很。臣了结他们的为人,知道他们堪大任,所以才会命考功司点他们卓异。”
一旁的高拱震惊了!他本来是想看杨博百口莫辩的窘相。哪曾想,杨博不但不辩解,反而一口将此事揽了下来!
贺六在一旁亦是一惊,片刻后,他倒佩服起杨博的手段来。既然辩解无用,那干脆将此事揽到自己身上就是!
隆庆帝闻言,竟一时语塞:“这。。。杨博,你要知道,你这样做会给朝中的清流言官以攻击你的口实。”
杨博竟然殿前失仪,“扑哧”一声乐了:“呵,启禀皇上。臣自嘉靖八年随翟老首辅巡边,半生戎马,以文官之身带兵凡四十年。屡破北方胡虏。臣自问无愧于朝廷,亦无愧于心!胡虏的马刀、弓箭臣都不怕,清流言官们的攻击又算得了什么?他们愿意骂,就让他们骂吧!臣是为国选材,何必看那些言官们的脸色?只有妇人做事,才会听旁人的闲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