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可能成为大儒的读书人之一,对于他来说,一国大元帅的意义远远比不上大儒重要。
大元帅府百多年来被皇室和陈家打造得水泄不通,左相的人没有任何可能打入其中。
兵部共有一尚书两侍郎三位大员,原本只有地位最低的右侍郎是左相一党,但童峦因为方运逼死其孙投靠左相后,兵部的两位侍郎都成为左相党。
一旦兵部尚书卸任,新任兵部尚书有九成的可能在两位侍郎中选其一,也就意味着左相党将在军中的影响更大。
文院系由于比较松散,左相不需要特意渗透,经过多年布局,在文院系有一定影响。
左相最强大的力量在吏部,其次就是密州,密州九成的官员都是左相亲自提拔。
而在与武国接壤的燕州,康王堪称土皇帝。
一旦左相与康王联手,连太后也只能避其锋芒。
内阁参议是加衔,没有实职,只有地位仅次于四相的朝廷重臣才有资格获得,人人都有稍稍影响整个景国的力量。
方运默默数着,李文鹰和陈大元帅不在,内阁四相加内阁参议共有二十九人,但左相有两票,也就是说,至少要二十一票赞成,他才有资格去文战庆国。
如果不足二十一票,那么方运将不能代表景国文战庆国,就算胜了,也只是压一压庆国,无法夺回象州。
方运文战庆国,原本想一箭三雕,一是报去年庆国之仇,二是警告其他世家和国家别封禁藏书馆,三则是收回象州。
现在看来,收复象州的可能性极低。
但是,在最后的结果没有出来之前,方运没有丝毫的气馁,道:“那么票决开始,投左为支持,投右为反对。”
方运说完,把自己的官印抛向左侧。
四相和内阁参议陆续动手,一件件官印飞离百官,或飞到方运的左侧,或飞到方运的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