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韩三部,所在遥远,不服王化,即昔日汉之强盛时亦不能定。乃可将带方之海冥、提奚二县,册封建国,使其王与平州并力,东定濊貊而南取三韩,所获尺土寸壤,皆可永继。
“彼处虽多山岭而少耕地,亦方五百里,户口上万,若果能得而守之,岂非一大国乎?”
诸裴闻言,尽皆瞠目结舌——我靠原来是这么一个“韩”啊,距离中原之韩,不啻千里之遥!
然而接下去,却只有更远——裴该的手指离开三韩,一路朝西指,竟然越过了凉州,一杆子捅到西域去了。他说:
“朕既定凉州,即命宋配为西域长史,使统诸国。魏、晋之时,长史府实北控天山而西抵葱岭,所辖大小百国,户口不下十万。而其更西,《史记》所载,有大夏国……”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大夏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后人考证,所谓“妫水”就是指的阿姆河,则大夏就应该在后世阿富汗东北部地区,乃是塞种人在灭亡希腊化巴克特里亚后所建立的国家。
就理论上来说,这个大夏国目前已经不存在了,称雄中亚细亚的当为贵霜帝国。不过根据裴该前世的知识,贵霜帝国应该已经度过了极盛期,正处在衰败时段,而且来到凉州的西商也介绍,葱岭以西,诸国并立,攻伐不休……应该可以作为向中亚细亚的殖民切入点吧。
当然啦,虽然重建了西域都护,实际上整个西域尚未统括三分之一,而即便原本历史上,唐朝久占西域,最终也没能跑出葱岭多远,就被人给打了回来——倒霉正赶上阿拔斯王朝的上升期,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今提前好几百年就想向中亚进军,多少有些痴人说梦。
因而裴该的计划是:“乃可将莎车以西诸国,封之夏王,若其有力,可调用诸国兵马,并请都护府为援,逾葱岭而西进,所获尺土寸壤,亦许永继。”
这意思,只要夏国打下来的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