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土须用大量人力,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晾干;烧砖、烧瓦,以这年月的技术水平而言,也非廉价之物。关键如今长安城内外,土好找,缺乏的就是人力啊,倘若强征,恐误农时,影响民心,若是招募,这花费就大了去啦。
裴该无奈之下,只得暂寝此议,仍旧住矮房子。
故此为了不觉得气闷,他在书斋办公的时候,除非刮风、下雨,或者天气太凉,都习惯于敞开门、窗。自己端坐在新制的靠背交椅上——为了方便挪动,不用木而用竹,好在这年月即便关中地区,竹资源也不匮乏——面朝桌案。
顺便一提,这年月尚无“桌”字,而只有“卓”,其意为高。裴该特制这张案子,比一般跪坐时所用的几案也确实要高得多了。
此桌案不但高,而且还大,方便堆叠公文。此刻桌上正有一份文书,从洛阳传来,是就裴该此前请复上郡之事,给出的允准答复。
后世的陕西省北部、甘肃省东部,以及宁夏回族自治区,是从秦代才开始被纳入中国版图的,此前则为诸戎所居。秦自灭义渠,便大规模向西北方向扩展,郡县化后,即在此地设置了上郡、北地和九原三个郡——九原郡已经深入后世的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河套地带了。
汉初,这片土地为匈奴所占据,其后武帝屡伐匈奴,直至河套,在此地设置了朔方刺史部。逮至东汉,其地分属并、凉二州——东面的上郡和北面的朔方、五原等郡,归并州,西面的北地郡则属凉州。
汉末大乱,西戎趁时而起,无论其后的曹魏还是司马晋,国家在西北方向的疆域都大幅度南缩,不必提朔方和五原了,东部甚至被迫放弃上郡,退至冯翊,西部的北地郡则缩水了一半还不止。
如今这片河西北部的地区,仍为氐羌所占据,其中势力最大的便是虚除部了。虚除部在晋朝国势尚强的时代,也曾接受羁縻,恭奉晋之正朔,但其后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