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儿有点"正经"事作,而且还可以大出风头,使招弟成为报纸上的资料与杂志上的封面女郎。能这样,招弟是不愁不惹起阔人与日本人的注意的。"我一定送个顶大顶大的银杯去。我的银杯,再由你得回来,自家便宜了自家,这才俏皮!""这想得更好!"晓荷夸赞了一声。
"那个长久的,是这样,等溜冰大会过去,我打算正正经经的学几出戏。"招弟郑重的陈说:"妈,你看,人家小姐们都会唱,我有嗓子,闲着也是闲着,何不好好的学学呢?学会了几出,拍,一登台,多抖啊!要是唱红了,我也上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和东京!对不对?"
"我赞成这个计划!"晓荷抢着说。"我看出来,现在干什么也不能大红大紫,除了作官和唱戏!你看,坤角儿有几个不一出来就红的,只要行头好,有人捧,三下两下子就挂头牌。讲捧角,咱们内行!只要你肯下工夫,我保险你成功!""是呀!"招弟兴高采烈的说:"就是说!我真要成了功,爸爸你拴个班子,不比老这么闲着强?"
"的确!的确!"晓荷连连的点头。
"跟谁去学呢?"大赤包问。
"小文夫妇不是很现成吗?"招弟很有韬略似的说:"小文的胡琴是人所共知,小文太太又是名票,我去学又方便!妈,你听着!"招弟脸朝了墙,扬着点头,轻咳了一下,开始唱倒板:"儿夫一去不回还"她的嗓子有点闷,可是很有中气。"还真不坏!真不坏!应当学程砚秋,准成!"晓荷热烈的夸赞。
"妈,怎样?"招弟仿佛以为爸爸的意见完全不算数儿,所以转过脸来问妈妈。
"还好!"大赤包自己不会唱,也不懂别人唱的好坏,可是她的气派表示出自己非常的懂行。"晓荷,我先嘱咐好了你,招弟要是学戏去,你可不准往文家乱跑!"
晓荷本想借机会,陪着女儿去多看看小文太太,所以极力的促成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