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冶子明道:“不会有这一天的,朝廷已调集天下兵马,北平弹丸之地,怎当得起一击。
用不了多少时候,必能平息叛乱?”
“爹,只怕不见得吧!燕王雄才大略,文武双全,每在两军对阵之际,亲自率兵冲杀,因此士气极高。李景隆败后、连大家称道的盛庸也败了,照此下去……”
公冶子明叹口气道:“别说啦,娇娇,为父不想让你担上心事,否则前方情形为父岂能不知?真要有这么一天,公冶家大难临头矣!”
夫人也叹道:“你父身居吏部侍郎之位,你大哥是皇上亲军掌印,要是燕王进了京师,你父兄不投降,那自然是灭门之祸!”
“爹娘既知后果,为何不早早设法?”
公冶子明道:“为父身受皇恩,你哥又为皇上赏识,纵使朝廷兵败,也不能对不起皇上。
只可惜皇上天天与几个文士商议复古之制,又用了李景隆这个误国的小人……”
娇娇道:“我有个应急避难之法,只不知爹娘愿听不愿听!”
公冶子明奇道:“你有什么妙法,不妨说来听听,但照为父看来,只怕无用!”
娇娇低下头,不由红了脸,道:“有用的,我们以后只有投奔万古雷……”
公冶子明讶然道:“你说些什么呀!投奔他有何用?燕王要治大臣之罪,他能奈何?”
娇娇道:“大哥此次在德州见到了他,当他的面,把我们全家托付给他,他一口答应,这事哥哥没和爹娘说起吗?”
夫人道:“没有呀,怎么回事,快说!”
公冶娇把哥哥说的重复了一遍,续道:“我想过,燕王要是进了京师,爹爹就弃官而去,这样做既不得罪燕王又不背叛皇上,一举两得。要是有人找麻烦,有万大哥庇护……”
夫人忍不住接话道:“咦,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居然想得出这样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