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敬酒喝酒,他们都像木头人似的应酬着,不知酒菜是何味。只有方天岳与三太岁频频相互敬酒,似乎十分投契。
好不容易用完了这餐饭,燕王亲自把他们送出室外,然后回后宫。他们则各自到前宫牵上坐骑,往北平城外走去。
万古雷和耿牛、罗斌走在后,方夭岳和石宏、黄浩东则跟信使五人在一起,方天岳时时和皇甫玉并留而行,许亮、曾玉鳞不时也和他俩并肩,有时则跟在后面,把石宏、黄浩东隔在后面。而信使中的两个老者,根本不理睬他俩。
万古雷对方天岳的行为大不以为然,但他不能对方天岳说三道四,只看在眼里。
罗斌悄悄问他:“大哥,难道罢了?”
他道:“顾全大局,贤弟你就忍忍吧!”
在德州知府的仪事室里,李景隆当着众将的面,接见了方天岳和万古雷。
李景隆坐在大堂虎皮椅上,堂下分两列坐满了文武官员,身后则排列着一行武士,实在是威风得很,排场比燕王还大。
万古雷、方天岳被引到堂前见礼。
万古雷随即从怀中掏出书信,慢慢打开绸绢,露出书信外皮的封漆印,好让并肩而立的方天岳查验清楚。方天岳迅速看清确是燕王亲笔书信,微一点头,表示认可,万古雷这才双手呈递上去。口中道:“殿下书信。送呈都督大人亲览。”
有侍卫接过书信,转呈李景隆。
李景隆当众拆开阅信,堂下文武顿时有些紧张,不知燕王可愿议和。
俄顷,李景隆把信看完,叹口气道:“燕王殿下不听本都督忠言,却是奈何?”
一顿,对从人道:“有请特使!”
众人走后,李景隆不言不语,堂下寂无人声,只听见粗重的鼻息。从李景隆那句话判断,自然知道燕王不愿休战,因此人人心中沉重。有的欲宣泄心中之愤懑,又因特使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