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得奖赏的?”
李大成道:“捕快公人领了公俸,捕盗为职守,小作奖励固无不可,赏多了就不好报销了。”
周三道:“五百银子就算多了?”
李大成一笑道:“这件事李某不敢让太多人知道,只带了手下五个谈得来的弟兄去办的,每人一百两,几乎是一年的口粮,说起来实在太多了一点。”
周三道:“原来你们做公的人,一年的食俸才就这么一点,算起来每个月十两银子都不到,却整天辛苦得如同牛马,有时要拼命,遇有重大的案子不破,过了期限要挨板子,这种差事怎么会有人肯干的。”
李大成知道周三是在存心取笑,但由于说的是事实,只有苦笑一声道:“周大侠这话问得好,可是官家明定的俸给只有这么多,连养家活口都不够,所以只有在旁途上捞点油水,打官司过堂收受关节是一项主要收入,却引来外人多方责难。李某以前对这一点也是十分地痛恨,认为他们丧尽天良,趁火打劫,在落难人身上剥削,等到自己进了这个圈子,才知道别有苦衷。”
听他这么一解释,周三的刻薄话倒是不好意思再出口了,丁婉卿笑笑道:“只要不黑心,就算收点好处也是应该的。”
李大成一笑道:“其实所谓人情关节,不过是给在押的人犯一点方便,使他们舒服一点。再者就是指点一条明路,把罪刑判得轻一点,要说能改变事实,把有罪的人变成没罪,则我们没这么大的权力。审案判罪,那是上宪的事,到底要在堂上有目共睹,谁也不敢太过于枉法御私的。”
穷九先生道:“可是也有人因牵进了官司而倾家荡产,那又怎么说呢?”
李大成想了一下道:“杨大先生说的情形不是没有,不过究竟不多。再者事主如果是罪有应得,因情虚而想脱罪,就是败光了家财,也不算过份。李某不敢说一清似水,但是还能分个是非黑白,如果有人受了冤枉,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