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一家九口,处境的艰苦。最值得注意的是到了台湾,他还要“屯积”白面、白米、杂粮、木炭,这种无安全感,足可跟流亡上海时辉映。在上海1948年初的“屯积”数字是:
1.米九包强……足敷一年之用
2.面九袋……足敷四个半月之用
3.豆油四十斤……足敷四个月之用
4.猪油三十斤……足敷三个月之用
5.煤油五桶……足敷五个月之用
6.酱油三十斤……足敷三个月之用
7.煤球一千斤……足敷四个月之用
8.木炭二百斤……足敷四个月之用
9.劈柴六百斤……足敷二个月之用
10.盐三斤……足敷一个月之用
馇米面平均足一年之用
柴煤足一年之用
食油足半年之用
比起流亡上海时期,在台湾的“屯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再看他日记片段:
6月1日1.实行八小时读书计划。
2.实行八万元(旧台币)日用计划。
6月2日
2.去成功路卖金零·八三两,共得款一百三十二万八千元。
3.买草帽一顶(原注:小六的)。
6月3日
3.购木柴一百四十斤,价十万,台湾物价亦在涨中。
6月4日
1.冒雨买菜,本日起未超出预算。
2.购配米,因雨受阻,明日领。
6月5日
1.领配米十斤,购炭百斤。
6月15日
1.卖出金少许,借维持数日,日来物益贵而金钱益贱,情况日非矣!
2.翁镇有信来。
6月17日
1.函墨林、翁镇,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