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仑现象」,这一牺牲给了人类最后的余光。
小飞侠「彼得潘」(peterpan)的作者巴里(jamesm.barrie)道出「巴里定律」:「我未能年轻到无所不知。」(i’mnotyoungenoughtoknoweverything.)在李敖笔下,一位年轻的正在无所不知,她是朱仑。
几年前,八卦媒体封面了李敖和高中女生的故事。
高中女生十七岁,是李敖的模特儿。在她肉身上,李敖灵修出「虚拟的十七岁」。
这是一本玄之又玄的奇书,十八岁以下不能看、八十岁以上也不能看(看了都要偷买威而钢)。
有一种人会默默看,是那远去的十七岁。毕竟她不再高中、毕竟曾有流光仰望了岁月、毕竟曾有流盼低回了真情、毕竟曾有流年似水的十七岁,默默走过、默默躺下,以叫床吶喊了人生。
那远去的十七岁,名字是c·j·周,在台北市朱仑街念了高中,她是「虚拟的十七岁」的模特儿,我写下「朱仑」,一如写下了她的名字。
「deliverarealnovelalongwithamystery.」这是我的最后感觉。
小说那么真实、朱仑那么神秘。沿着神秘,我告别了十七岁。
二○○八年四月十日,在中国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