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完成了"荣死诏狱,可以成就此生"的语谶。
李贽是十六世纪以前中国第一思想家,他的思想自由而解放,并且他的人格也洒脱高超,有殉道气魄。他从五十六岁到死,二十多年,"朝夕读书,手不敢释卷,笔不敢停挥。……
日日如是,关门闭户,著书甚多,不暇接人,亦不暇去教人。"这种努力,是殉道者的努力,最令我们敬佩。
顾炎武:《亭林先生遗书汇辑》
顾炎武(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顾炎武从小过继给未婚守节的"堂婶"王氏,王氏是中国的全套旧女性:未婚守节、断指疗姑、得贞孝牌坊,最后在明末清初时期,以"我虽妇人,然受国恩矣。没有大故,必死"的信念,在六十岁时候,绝食十五天而死。遗命顾炎武"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从此顾炎武自三十三岁到七十岁死去,都不肯做清朝的官,"刀绳俱在,无速我死!"
他曾多次不惜一死来拒绝,最后终于完成了一个伟大的不合作主义者。
顾炎武最恨一般知识分子的逃避现实。他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又说:"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这种沉痛与气魄,真是古今罕有。
顾炎武以"体国经野之心",去"登山临水",每次用两匹马、两匹驴驮着书,到处研究他的实学。他一生标榜"博学于文""行己有耻",在这两方面,他都立下伟大的风范。
李顒:《二曲全集》
李顒(一六二丸~一七○五),字中孚,号二曲,别署"二曲土室病夫",陕西周至人。他小时候,父亲为明朝殉难,没钱缴学费,老师都不收他。他母亲气起来,说:"元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