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公的气魄,于此可见。至于他在《天论》中的进步见解,那种戡天、参天的气魄,更是空前绝后的。
吕不韦:《吕氏春秋》
吕不韦(?~前二三五)是战国后期的大商人,是"阳翟大贾"(阳翟在河南禹县)。他经商到赵国的邯郸,正巧碰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立刻用生意眼判定这个公子"奇货可居",便烧他的冷灶。后来这公子继位,就是秦庄襄王,吕不韦投机成功,当了丞相。庄襄王死后,秦始皇继位,继续请他做丞相,前后掌权十多年,食客三千人,家僮万人。
《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的食客为他编的书,有二十六卷,一百六士篇,二十万字,内容是把先秦各家的思想综合,变成一套拼盘式的学说系统。先秦各家的思想,本来是各搞各的,经吕不韦这样一统战,就全部变成他的"思想食客"了,他自然得意非凡。他把书挂在城门上,悬赏能够改一字的,赠千金,由此可见他的气派。在哲学派别上吕不韦属于杂家,一部书什么都一网兜收,当然要杂啊!
吕不韦自认这书"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而它"备"的方法,却很有技巧。它经常是用许多寓言、故事、历史来把理论带进场,以反覆设喻来引人入胜。《吕氏春秋》实在是一部妙书。
刘安:《淮南子》
刘安(前一七九~前一二二),江苏沛县人,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邦在打韩王信的时候,经过赵,赵王张敖献上美人,过夜留下"龙种"。一年后,赵王被诬谋反,美人被连累,关在牢里。大概这时候生下私生子刘长,美人转托审食其转告刘邦,刘邦不理,美人自杀。刘邦就把他最小的儿子刘长封做淮南王,当时只有两岁。后来刘邦死了,汉文帝即位,二十二年后,又搞诬人谋反的把戏,抓了刘长,把刘长关在囚车里,刘长自杀。刘长死后十年,他的长子当了淮南王,就是刘安。刘安做淮南王做到五十九岁,汉武帝又搞诬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