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以帮人做很多功课,不知不觉中。时间的可贵,不在帮你克服,而是替你化解。很自然的,不刻意的,不强求的。”
可是最可悲哀的,也是时间。它必定要去的。不生便无死,一生即有死。可以说人一出生就被宣判了死刑。但在时间的流程里,一个人成长了。
“我今天有个体验。把人事关系处得和谐——我不讲周全,因为周全是不可能的——尤其在中国,是个很高的艺术。但也无法强求的,无为而治,以心换心。但寻常的人际关系,并不把它看成生死之交。”
中国人喜欢说共生死。三毛也曾想过和一个共生死,“可是那是违反自然的。一个人生是孤单,死也是孤单。一辈子跟定你一个的就是自己,再没有别人。没有父母,没有丈夫,更没有儿女。《红楼梦》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时间流掉了,古今多少事,皆付笑谈中。”
对于死,三毛已无盼望,也不惧怕。一个月前,她甚至还有点盼望,可是,现在对她,死就是生,生就是死,见是不见,不见是见。到这个境地,三毛可生可死,无所求了。“可是血肉也愈来愈少,这真糟糕。以前是哭哭笑笑,现在很难哭难笑,很难有什么委屈、苦痛、悲哀而想哭。有时候难得流下了一滴眼泪,哈哈——我又开心得不得了。”
现在的三毛对钱财没有观念,需要的时候,向妈妈伸手拿一点,很像又回到小孩子时候了。写作也不为别人,绝对为自己的快乐。“我喜欢再做一次小孩子。”
前个月,有一晚全家围桌吃晚饭的时候,三毛的父亲用筷子比了个“人”字,说,人的一生可以做两次小孩子。一次在小时,顺着左边的那一撇达到顶峰,然后下来,老年,又是小孩子了。
三毛说:“爸爸,不对,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