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会用您,而常常用你,该不该讲一讲您字里的距离之美和含意?一字之差,差了下面那个心字,便不相同了,虽是小节,下学期仍是提一提比较周全。
爱我的孩子,你以为老师这份付出得不回当得的代价?要我走却又不恨我走,又有多少无言的情意、怅然和了解。写信给我的孩子,虽然你低估了老师,也低估了同学,这全是出于一片爱师之心才写的肺腑之言,老师感谢你。孩子,看重你的老师——你是看重了,谢谢——。老师不是飞蛾扑火的浪漫烈士,老师骨子里是个有良知的生意人,讲课,自然会问:自己给了学生些什么?学生又给了老师什么?如果只是给,而没有收,老师便退;如果只是收而没有给。老师更当退。但是急流勇退之前的持、守、进、执的坚持仍然有待时间的考验和自我价值的判断与选择。
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境界并不算最高,但老师的功力目前正走在这一步上,再提升,只在等待自然的造化,目前不能强求,便顺其自然的执着下去吧。
这封信里提到工匠两字,我个人,却恰恰十分欣赏工匠的本份和不知有他的陶陶然。如果同学里,真能造出几个做人本本份份的工匠来,也算是授业部分的成绩了。
再不然——庐山烟雨浙江潮,不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物,还可以——起脚再寻浙江潮啊。(注:原诗末句“庐山烟雨”四字,被沈君山先生改为“起脚再寻”。)
教学,是一件有耕耘有收获又有大快乐的事情。一心要做的农夫,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一百亩田,手里拿着不同的一把又一把种子,心里放出了血,口里传出了藏在生命中丰盛、艳美和神秘的信息,种子怎么舍得不发芽生根再茁壮?
答应我的恩师张其昀先生,只回国执教一年,也看见我们的主任高辉阳先生交付在老师手中那份自由与尊重。这都不够留住我自私的心,这不够,如果那块分给我的田,不肯回报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