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我,有时在消夜之旅中,又全然忘了,这都不很强求,对自己不忍深责甚且满意。
说回来讲晏起的事,晏起大半属于夜间不寐的人才有的现象。有趣的是“晏”这个字,一个单元来看,明明有着“晚”的意思,分开上下来念,就成了“日安”。一日之计在于晨,无计之人不起床,日当然安了,真是了得。
固然很喜欢责任,可是也不讨厌不负责任,不承担的事情,因为胆子也小,只敢做在与他人及社会两不相涉的情况下,例如说——全世界都睡了的时候。
习惯夜深人静时泡一杯好茶、点一支淡烟、捧本书、亮盏灯,与书中人物花草秉烛夜游而去。只要不为特定考试,书的种类不很当它太认真。易经老庄三国固然可以,武侠侦探言情又有何不可。报纸杂志最是好看小广告,字典无论中西不单只是发音。生活丛书那个丛字就自由,这本不耐另有一丛任君选择。晚清小说固然繁华似锦,唐人笔记也许另有风味。封神榜的确好看,传记文学难道不及?宗教哲学探它如何运字表达看不见的神理,六法全书有味在于怎么创造条律约束人性。
史记好看,看司马迁如何着墨项羽,水浒精彩,随鲁智深一同修成正果。就是资治通鉴媚在险诈,才知小王子纯得多么简单。至于说到红楼梦……妖书嗳一部。
倚马说书,但闻大海潮音奔腾而来,千言亦不能止,真正畅快,可狂笑而死也。
书在某些境界中又绝不可看。古今中外诗词歌赋描写夜色词句多不胜举,最是“枫桥夜泊”一首常驻我心。此时此景,夜半钟声,如果客船中人突然剪烛看书,在我看书族类中,该当唯一死罪。
常常怨怪邻人通宵麻将扰人,自己浸淫书本不是同样沉迷?乍看极不相同,其实声色犬马的骨子里难道没有痴迷与三昧?想说的是,痴迷是醉,“醉里颠蹶,醉里却有分别”这句话的确不差,可是醉的表面与那个醉法,在本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