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重的,这种惨重的损失,对于大军的士气是毁灭性的打击。
陈新甲和孙传庭两人的意见不能够统一,以至于影响到了准备好的十二月初一的进攻。
陈新甲一意孤行,坚持自身的意见,他认为孙传庭胆小怯战,先前攻打流寇的水师。就持续了十多天的时间,若不是流寇的水师主动撤入到城内,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被打败,这充分说明了孙传庭指挥作战的时候,畏首畏尾,没有能够拿出来全部的力量。
陈新甲坚持对襄阳府城展开总攻,孙传庭坚决不同意,其余人没有表现出来态度。
一气之下的陈新甲,给内阁大臣、兵部尚书杨嗣昌写去了信函,孙传庭不甘示弱。也给杨嗣昌写去了信函,两人分别说明了原因。
一直到十二月中旬,兵部的敕书到了。其意见是支持陈新甲。
也就是说,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必须是速战速决,必须是大规模的进攻。
敕书罕见的训斥了五省总督孙传庭,认为孙传庭的确是怯战。
这让陈新甲和孙传庭都明白了,所谓兵部的敕书,其实就是皇上的意思,皇上没有下圣旨,可能是考虑到进攻襄阳府城的战斗正在进行之中。
兵部的敕书训斥孙传庭。这是很少见的情况,也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情况。偏偏发生了,可见皇上对于已经开始的剿灭流寇的战斗。是很不满意的,其实贺人龙固守新野和信阳,暂时没有针对李自成展开总攻,这已经透露出来陈新甲和孙传庭的作战意图,那就是重点是针对张献忠、防止李自成与张献忠之间的联合,这样的作战意图,皇上不可能不清楚,但木已成舟,皇上不好怎么反对,只能够是默认,如今孙传庭准备稳扎稳打,皇上好不容易找到了出气的地方,怕是大发雷霆的,可以想象朝中大臣是劝慰过的,要不然孙传庭还有可能遭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
事情到了这一步,陈新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