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更让她们意外和生气的。
皇帝道:“方瑶之才,大家也见识到了。想必以后对她入太学院为皇子们教书,大家亦再无异议。只是朕想,少傅一职,是不是太屈了先生......”
少傅一职,太屈了先生,那意思是,要许以方瑶更高的职位了。
皇后就坐在皇帝身侧,第一个反应过来:“皇上的意思是......”
“先生之才,连仲元老先生和孔老都赏识夸赞,纪少傅又常在朕面前感叹他的学识远不如先生,那么朕想少傅一职是不是委屈了先生,埋没她的才华了。或许太傅一职更合适些。”
皇帝如此想法,其实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孔老年纪也老了,他还能留在宫里多久。若方瑶愿意留下,以她的造诣,必能挑起太傅大梁,比孔老做得更出色。假设此次孔老在桃江镇不想回归京城,有方瑶在,他也不必忧愁皇儿们的学业了。
“太傅?”
太傅可是从一品的官职,比少傅高了整整一个品阶,日后纪少傅见了方瑶都要拱手行礼的。
就是皇帝和太后看到方瑶,都要敬三分。
皇后下意识的看向太后和淑贵妃,方瑶有太傅一职保身,日后这二人想寻她的麻烦,怕是不易了。
果然不其然,两人的脸色无比的难看。
她们不畅快了,皇后心里就舒服了。她望着方瑶道:“先生,还不快向皇上叩身隆恩?”
这是提醒,也是顺势将这事敲定。皇帝只是口头提了一句太傅一职或许更合适些,还未正式降旨,这事还有商榷的余地。可皇后这话一下来,这商讨和考虑的空间就被她给堵死了。
所幸,皇帝本就是这个想法,提出来不过是想听听内阁意见。现在听到皇后如此说,就顺其自然的把皇后的意见当成内阁的意见了。
他微笑着,看着方瑶朝他跪拜谢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