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国一切步入到了正轨。
燕京城内的辽人俘虏们还没来得及发动叛乱,就被那一车车的粮食,将他们叛乱的念头扼杀在了萌芽里。
只要不饿肚子,燕国的任何一支兵马,对付他们那都是手到擒来。
纵然他们能够逃出燕京城,也讨不回辽国。
心黑的杨七在长城上,足足布下了燕国一半的重兵,其实力可以来回碾压他们好几次。
打消了叛乱心思的辽人,在监工的驱使下,开始一个劲的铸城。
燕王宫、政事堂、燕京城衙门,这三个地方是最先开建的。
沟通城内外的下水道,早已在冬日就挖掘好。
春日到了以后,就开始修葺。
古代的下水道,可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不堪。
能工巧匠们设计出的纯石头修葺的下水道,简直能当防空洞用。
除此之外,对于燕王宫、政事堂等重要地方的排水,也做了相应的处理。
匠人们的设计很巧妙,在没有机电等一系列科技产物的帮助,他们愣是设计出了一套自动排水的系统。
整个燕京城都被归纳进了这个排水系统内。
据设计的匠人们说,只要燕京城遭到暴雨袭击,四门三千个龙头,就会一起往外排水,落入到燕京城内的雨水,会在第一时间被排出城外,根本不存在积水的可能。
当那一张排水系统的分布图和设计图摆放在杨七面前的时候,杨七都惊到了,并且当场任命了设计此图的匠人为工部大匠,享有一品官职的一切待遇。
杨七重视匠人的风声传了出去,闻讯赶来的匠人们络绎不绝。
他们所带来的东西,也深深的震撼了杨七一把。
面对众多能工巧匠,杨七果断的把他们吸纳到了自己麾下。
同时还决定了在大同书院,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