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个茬,杨七脸色更黑。
杨七恨不得冲上前掐死寇准这货,明知道这货躲在被窝里是在演戏,偏偏却把他气的不轻。
“半个时辰后,我要是见不到你出现在码头上,加入到安置宋辽两地过来的百姓人群中,我就继续把你吊起来打。”
丢下了这句话。
杨七义愤填膺的离开了厢房。
原本还想跟寇准说两句软话的。
可是就那货那德行,让杨七打消了这个心思。
如今燕国有了粮,虽然这些粮食还在路上,但是准备工作必须要提前做起来。
整个燕国东境,经里了两次大战,早已处在了地广人稀的局面上。
人口本来就少,全部堆在港城也不是个事。
所以就需要重新去规划和安置这些百姓。
除了其中极少一部分待在港城实在不愿意走的人之外,绝大多数从宋辽两地过来的百姓,还是更倾向于男耕女织的生活。
然而,把这两百多万百姓,安置在燕国东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难之后的百姓们心思很敏感。
安置的地方不对,或者是分配的方式不对,都容易引出掐架的问题。
在大宋,各村之间为了争水、争地头等等事,互相掐架的比比皆是。
杨七不希望自己治下也出现这种惨剧。
寇准很识趣。
从杨七放下狠话,到寇准出现在安置百姓的最前沿,前后过了不到两刻钟。
寇准很有安置百姓的经验,由他出马,一定能够安置好聚集在港城内的百姓。
时间一晃,又是六日过去。
算上此前的三日,已经过去了九日。
佛门运送的第一批的粮食,如约送到了燕国的地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