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的扑上去,将港城的海产笑话了一个干干净净。
让人觉得哭笑不得的是,明明是一场粮荒。
百姓们不仅没有因此倾家荡产,反而借此机会赚了个盆满钵满。
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存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急速增长。
掌管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一赐乐业人,还三番五次的恳请杨七批准南国钱行港城分行能够获得铸币权。
货币是一种标志。
南国钱行铸造出的南钱是南国的标志。
燕国自然也应该就像样的一种标志。
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负责人,争的就是燕国货币的铸币权。
南钱精美,便于携带,货币种类也多,已经渐渐的成为了一种比辽钱和宋钱更受欢迎的主力货币。
燕钱即便是现在开始铸造,也比不上南钱这个领头羊。
虽说不论是南钱还是燕钱,都是杨七的钱,应该不分彼此的。
但杨七还是决定了铸造燕钱。
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到的货币只是货币。
站在杨七的角度看,却并不一样。
杨七觉得,货币不仅仅是货币,也代表着一定的凝聚力。
那些手持着本国精美货币去他国采买的商人,总是会比别人多几分底气。
杨七答应了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掌柜,将燕钱铸造的作坊设立在港城,但是杨七却并没有把铸币权交给南国钱行港城分行的掌柜,而是交给了港城的衙门负责,由御史台和稻草人双方监管。
杨七之所以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把铸币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更重要的是,他准备借着燕钱发行的时候,再立一家燕国钱行。
南国钱行的发展虽然很良好,可是任由南国钱行一家独大下去,长久以后,肯定会出问题。
垄断一个行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