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这句话。
因为有一位比赵普更早的先贤说过。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杨七只是赵光义身上的顽疾,辽国才是赵光义的心腹大患。
赵光义嘲讽的看向耶律郎铮,“去岁冬日的时候,可是你们辽人先侵入到我们大宋境内的。”
耶律郎铮咬了咬牙,争辩道:“我辽人皆以放牧过活,偶尔有一两只牛羊跑到了大宋,难道我们就不能过来找?”
赵光义冷冷的笑道:“朕记得,当初朕问你们辽国讨要燕云十六州,却被萧太后严词拒绝。她当时告诉朕,你辽国占去的,就是你们辽国的地盘。
那么,朕今日也原封不动的把这句话还给你们。
到了我大宋的东西,就是朕的东西。
谁敢动,朕必诛!”
耶律郎铮红着脸,低吼道:“外臣曾听闻,大宋乃是礼仪之邦,向来以理服人。难道你们宋人就是这般讲理的?”
赵光义坐起身,淡然道:“朕也想跟你们辽人讲理,可是你们辽人却不讲理。”
赵光义强硬的态度让耶律郎铮恼羞成怒,他质问赵光义,“这么说大宋皇帝陛下是不愿意就铜台关一事,给我们大辽一个交代?”
赵光义讥笑道:“朕还没听说过,打赢了贼人,还要给贼人一个交代的。”
“好!”
耶律郎铮怒不可执,他大声咆哮,“那么贵国就等着我大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挥兵南下,亲自讨要一个公道。”
赵光义单手拍在了案几上,朗声笑道:“朕就怕他不来!”
耶律郎铮拂袖,转身就走。
赵光义抬眼瞥了毕士安一眼。
毕士安一愣,当即开口道:“蛮夷就是蛮夷,一点儿礼数也不懂。”
耶律郎铮刚走了没两步,脚下一顿,他面色阴沉的能滴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