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面色阴沉的能够滴出水的人就是沈伦。
他性格是刚直不阿,但是作为当朝次相,他也是要面子的人。
整个文会,作诗多达几百首,上佳之作也选出了有十几首,偏偏他坐下的弟子们没有一首能够拿出台面的。
场中来参加文会的先生们门下,多少都有一两位在一个题目上夺得前三名的成绩。更有甚者,门下的弟子皆上榜。
这让沈伦感觉有点无地自容。
沈伦纵然位高权重,但他是个不以权压人的性子,在这种场合他也没办法以权压人。这一场文会,无关乎官爵,只关乎文坛的名声和地位。
沈伦可以预料到,若是再这样下去,他今后在文坛上的名声就会一落千丈。甚至会落下一个只会做官,不会教学生的名声。
这对他这个太学掌管着来说,将会成为一个最大的讽刺。
“顺宜先生,太学学子们才学太低,这怪不得你,只能怪这些年太学招收的学子质量太差。”
叔明先生无疑是此次盛会最大的赢家,他带来了四位学子,四位学子皆在一题中获得了头名,为他挣足了脸面。
在场,也只有叔明先生可以对沈伦冷嘲热讽。论起官位,叔明先生确实没有沈伦高;可是论起皇帝的恩宠,叔明先生却比沈伦高一筹,不然的话赵光义也不会把最疼爱的三皇子交给他教育。
“太学学子,皆都是品学兼优,是老夫忙于政务,疏于管教。才会让他们有所松懈,学问停滞不前。”
沈伦近乎咬牙切齿的说出了这句话。
“哦?”叔明先生装作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沈伦脸色铁青,银牙咬的咯嘣响,显然是受屈辱到了极致。
若不是为了太学学子们的仕途,他又何必在叔明先生面前承认太学学子技不如人,是自己的过失。
然而,他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