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仁兄,真是个天才啊。”
崔东山点头道:“天纵奇才。”
————
正阳山祖师堂议事,宗主竹皇。
玉璞境老祖师,夏远翠。陶家老祖,陶烟波。宗门掌律祖师,晏础。护山供奉,袁真页。
加上其余几位诸峰峰主剑仙,他们的座椅都很靠前。
比较靠后的,有那田婉,管着山水邸报和镜花水月,接连立下几桩不大不小的功劳,她在祖师堂雷打不动的座椅位置,总算往前挪了挪。
至于元白。如今在祖师堂内位置垫底,乐得清闲,每次在这边议事,就是闭目养神,一言不发。
竹皇微笑道:“接下来开峰典礼一事,我们按照规矩走就是了。”
这大概就是宗门气度了,金丹开峰,都成了一桩祖师堂可以不用多谈的寻常事。
竹皇脸色肃然,“只是创建下宗一事,已经是燃眉之急了,到底怎么个章程?总不能就这么一拖再拖吧?”
正阳山下宗一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原本选址都已妥当,所需战功,与诸多山头通气,东拼西凑的,好不容易补上了那个大窟窿,不曾想在大骊朝廷那边碰了一鼻子灰,临时反悔,竟然不愿向中土文庙举荐。按照清风城许氏的亲家,上柱国袁氏那边传来的说法,皇帝陛下是愿意的,但是京城外边,有人不肯点头。
显而易见,敢与皇帝陛下有分歧,甚至不卖正阳山面子的,那就只有大骊陪都的那座藩邸了。
但问题是藩王宋睦,其实一向与正阳山关系不错。
所以那位陶家老祖,今天的脸色不太好。
宝瓶洲山上对于正阳山跻身宗门,不是没有闲言碎语。
因为正阳山实打实的修士战损,实在太少。战功的积累,除了厮杀之外,更多是靠神仙钱、物资。而且每一处战场的选择,都极有讲究,祖师堂精心计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