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的自己,只是他心地善良,不愿让你继续为难。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未必就是真相,你也不必对此有任何负担。”
陈平安长久无言,关于此事,他其实跟粹然神性的自己有过一场问答的,谁都没有确凿的答案。
旁观者清。可能宁姚所说,才是真相。
宁姚说道:“不管怎么说,既然已经是大剑仙了,接下来的道路,就豁然开朗,十分明了。对吧,陈大剑仙。”
某种程度上,玉璞境跻身仙人境,是一道大关隘,“问心求真”讲究更多,但是仙人境跻身飞升境,反而是“修力”居多。
无非是在既有一条道路上补全一颗雏形道心,去芜存菁,淬炼魂魄,修道之人,开始着手重新布置人身小天地,拣选合适的气府去精耕细作,就像在坐拥一座福地的前提上,再搭建出一座洞天,最终洞天福地相衔接,就是飞升。
每一座气府就是一座单独的福地,天生修道资质好,老天爷赏饭吃,饭碗多,福地数量就多,将来飞升气象就大。
白日,乘龙,霞举,骑鹤,拔宅飞升,历史上光是飞升路数的种类记载,大致有六十多种。
所以宁姚来之前,她真正的担心,最大的忧虑,还是陈平安如何重返玉璞境,以及如何在玉璞境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返璞归真,跻身仙人。能够登山的修道之士,自古无笨人,那么一个足够聪明的人,如何面对更聪明的心魔,就是天大的难题。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不是什么轻描淡写的道家笼统语。而玉璞至仙人,据说被某些山巅大修士视为飞升境至十四境的预演,虽然宁姚不太理解其中深意,但是既然山顶都这么说,想必其中肯定自有难处,结果陈平安倒好,一鼓作气连破两境,这让宁姚如卸重担,她一挑眉头,自己眼光不差!
陈平安故意忽略宁姚的那个调侃说法,一本正经说道:“回头去飞升城,我一定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