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多了沉郁厚重多了风雨沧桑,语速也变得缓慢沉着、比起以前的严峻指责更倾向商讨启发。黄有杨常收到东晓亮发来的照片,姐姐的眼角已经有了不少皱纹,并不如别的中年女性那样急于掩饰,若无其事地照样眯眼照样说笑、一道道纹路反倒显出了蕴藉的知性。可是,她剪了短发呢。她小时候总嫌头发太长太多太麻烦,扎马尾是因为最省事省钱一根橡皮筋就对付了,不过每次洗头发是个大工程,夏天在院子里洗要先烧满几暖瓶的热水,冬天自明光厂工人浴室出来湿漉漉的会结冰、亮晶晶地挂着冰珠子,那时候没有电吹风连干毛巾都很奢侈,黄有杨到现在也不明白姐姐顶着一头冰渣渣怎么能看书睡觉的,临睡前总笑眯眯地喊一声“有杨晚安”,有时还在两人之间的墙壁上敲几下。
车轮滚滚、追逐着时光,黄有杨的眼睛湿润润的,扭头望向了窗外。
“你们知道吧?收音机里的是你们俩的姑姑。”郑得瑞回头笑着对两个孩子说。姚秘书更是夸耀“有桑话今天”是南都人全省人甚至很多中国人最喜欢的节目,原来每天早上七点半播一次,那个点听不到收音机都捉急!后来就应观众要求在傍晚六点加了一次重播。
“是如一九三七年即惨案发生时《大公报》社评说的要为匹夫报仇吗?是为了延续仇恨吗?是为了宣扬得让日本成为世界公敌吗?”收音机里黄有桑的声音不疾不徐:“南都的一位恩人拉贝先生说‘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宽厚的中国人放弃了战争赔款、宽恕了同样受到战争磨难的日本人民。我们有个成语叫‘不计前嫌’,注意这中间的‘计’是计较的计而不是记得的记,我们记得前仇只是我们不计较!为什么不计较?为了中日两国彼此的将来。所以公祭日的意义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能记得多远的过去,方能抵达多远的未来!”
两个孩子激动万分。爸爸!爸爸!姑姑怎么这么了不起?她怎么做到的?她从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