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长干里 > 柒 山河城阙

柒 山河城阙(6 / 14)

中国首都后被拆!昔日张作霖为保护古城放弃北京、傅作义不忍古城受损主动投诚,几十年前的军阀都有这样的文物意识,为什么在新中国反而变成了所谓建设新型城市的障碍物、所谓清除一切影响建设的牺牲品?文物是什么,是一条纽带把过去现在与将来相连,是民族文化的标志将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北京城墙是毁在短视中、毁在狂热中,是我们民族的不幸,更是耻辱!

众人注视中,黄有桑一如平日举止舒徐、言语从容,说完了微微颔首致意,静静坐下。刘伯不置可否,漆黑的脑袋微微侧转,“你,何粲星呢?”

何粲星含笑起立,右臂如起誓般在胸前一挥、大声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我不同意黄有桑的报道。报道这件事要客观全面,与报道者对拆城墙是赞成还是反对的观点有很大关系。我认为,北京城墙城楼被拆是很遗憾,但未尝不是件好事。”黄有桑愣了愣,转过身体望向她。

“五十年代初北京政府刚成立,老城区受限于城墙,有人建议是在城门一边或两边开辟豁口或修建门洞,梁思成则连扒豁子都反对,口口声声原城保护,城墙要留下来。有人问那城里头四十万人怎么办?梁思成说解放前都行,现在怎么不行?”

“怎么不行?”何粲星侧身环顾了一下大教室:“解放前老百姓没吃的就没吃的、倒垃圾爱怎么倒怎么倒,新中国还能这样吗?柴米油盐得运进来、垃圾粪便得运出去!还有自来水,还有和煤球的黄土,小到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要运输、都要经过城墙!人口不断增长,包括中央政府官员、服务人员、驻军、警察都越来越多,这些人的生活和出行也都受限于城墙。所以梁思成在实际情况下后来不得不同意开豁口,而且在现实考虑下越开越多。到最后,拆城门也是梁思成同意的。”

“不对!”黄有桑涨红了脸站起来:“梁先生从来没有同意拆城!他与林先生一直说‘城墙并不阻碍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