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长干里 > 壹 山川灵秀

壹 山川灵秀(10 / 13)

兰陵六朝陵墓图考》被称为“南都考古三种”、是最早系统介绍南都历史文化遗存的著作,一图一考相辅而行、影响极大,连远在延安的刘伯承也极为称赞、来南都后特意邀请朱畅谈南都历史文物,一同游览古迹名胜。朱伯商说“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我愿意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领导得好,我愿意跟着**走”,之后放弃了复旦大学经济系系主任的职位被任命为省文化局副局长分管文物保护和博物馆,可以称得上德高望重的知识份子文物专家,在南都尤受敬重。

“什么事?急事,大事!中华门一段在拆城墙城门,你们知道吧?南都的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怎么能拆?什么一毛钱一块城砖!”朱伯商又急又气,满头大汗地讲明城墙的历史、讲明城墙的珍贵、讲明城墙的沧桑风雨,清瘦的身形前倾,棱角分明的面容在灯光下益显迫切,双眼牢牢地盯着葛书记,右臂激动地挥舞。后来曹峻德每次看到中华门就想起这幅画面多少日子经年不忘,那一头汗、那一脸焦急、那一身迫切。

南都的城墙该拆还是该保,其实在民国时就有过大争论。当时的拆墙派以时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长的蒋介石为首,一声令下军校师生都去搬砖、影响极大。结果孙科率头反对理由是城垣尚非无可利用,正在编制城市规划的美国人墨菲也有利用城墙建设环城大道的设想;文化人士则言辞激烈,徐悲鸿发表了《对拆城的感想》强调明城墙在历史文化美术上的价值,南都城因为这高巍严整的城墙“如人之束带而立望之俨然且亲切有味”曹峻德听到这里笑起来,把城墙比作南都的腰带!文中接着说,那些只知道计算财利的庸夫俗子欲毁灭世界第一等之巨工、时代之奇观,就为了贪图城砖!刘伯温当年怎么没推算出这个问题、多烧些城砖放着让蒋校长取用呢?在这样强大的舆论反对之下,后来保城派就赢了拆城派、一道道不得拆城的通知发出来,到1934年因抗日形势紧张更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