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应和着。一直到十点多,这些人才散了
大哥和嫂子在县里开了家米线店,早上和中午生意很好,也挣到了钱。
家里添置了一辆自行车,林应辉骑着大舅家的自行车带着妈去了镇上,去买年货。
两手空空去,回来的时候满载而归,光肉就有好几斤呢。可引的村里人眼红。
梁红梅可没心思和他们寒暄。回来后。嫂子和大伯母帮着她,出了油锅。做了米糕。
他们南方可不吃馒头和面条。所以准备年货也简单。
大伯母知道他们要回来,还特意给他们一家做了新衣裳。他们族里的衣裳晚上,林应辉拎着两桶麦乳精,两瓶水果罐头,一瓶肉罐头,两盒八毛钱的烟,去了支书家
现在的支书可不是叶青她外公,村里数的上威望的老胡叔。
从来没有因为家穷,他们孤儿寡母看不起他们。
在村里的事儿,梁红梅一家有事都是找老胡叔,这次迁户口的事儿,也要麻烦胡支书了。林应辉之所以带这么多的礼物,是想让支书多上些心,防的就是村长李富贵。
迁户口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从村里迁出去好迁,就怕接收地不好入。
人家带了这么多东西来,又不是什么难事儿,胡支书轻轻松松答应了。
胡支书看的明白,这两年老梁家看着要翻身儿了,家里出了三个大学生,梁老大家虽然没儿子,女儿又是个命苦的,可抵不住人家儿女有本事,女儿嫁了个城里人,还是个当兵的,儿子上大学,还做生意,以后定不会差。就连梁老二家,也在县城里做起了买卖,前段时间梁老二的大孙子还张罗着要包山头呢。还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呢。
他家老大包了个山头,以后打交道的时候多着呢。
梁红梅回来这几天,邻居热情不说,方圆几个村的媒婆一个接一个的踏门槛,大部分都是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