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埋着死婴的小土包,并没有鼓破。
我填好的大坑上面还裂着一条缝隙,缝隙里黑洞洞的,用强光手电一照,隐隐约约能看到一线棺材盖,女尸应该也没有爬出来。
如我所料,这个地方根本没有人来,走的时候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我在大坑旁边找到了石翻天的剔骨刀,又在不远的枯草丛里找到了工兵铲。
我把剔骨刀插在腰里,一时豪情万丈胆大包天,甩开膀子抡起工兵铲,顺着大坑的缝隙就开始挖土,棺材要全部挖出来,才能烧的干净。
累了就歇一会,歇好又接着挖,如此反复不知过了多久,棺材全部被我挖了出来,我从背包里拿出小铲子,把棺材外面沾着的泥铲下来。
这也是为了把棺材烧的更干净,这个棺材不小,铲掉泥土还散发出一阵清香,我心想不会是檀香木吧,要是檀香木的话,烧掉就太可惜了。
我在铲除棺材小头那块板上的泥土时,发现了一块茶盘大小的图案,我仔细看了看,认出来这是“寒雀争梅图”,惊得我一屁股坐到地上。
闻着棺材的清香,看着棺木上精美逼真的图案,我掏出毛巾,拧开一瓶水把毛巾打湿,在图案边上使劲擦,用手电一照,又有了新的发现。
“寒雀争梅图”的右上方,刻着六个字:钦赐古檀香棺;图的左下方,还刻着落款:天启三年御制——我勒个擦,这个棺材的来头太大了。
落款时只写“年号某某年御制”不署名的,一般都是皇帝,一看年号就知道是哪个皇帝,这也能彰显天子身份和至尊风范。
天启是明熹宗的年号,所以明熹宗也叫天启皇帝,天启三年御制,意思就是,这口棺材是天启皇帝在天启三年亲手打造的。
天启皇帝喜好木工,是历史上仅次于鲁班的木匠,擅长《寒雀争梅图》,经常刻在自己的木制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