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说出具体因由,甚至不再和他交谈,而是示意他可以告退了。
杨国忠只好知趣的告退。在返回家中的路上,杨国忠又是沮丧又是忐忑,暗暗思量着天子的心思究竟若何。难道天子真的老糊涂了,看不出其中的利害?抑或是天子还另有图谋?
当马车停在府门前时,杨国忠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感觉。
在他的谋划里,是让秦晋只身赴蒲津,如封常清去岁赴洛阳故事,在蒲津当地招募士卒兵勇……下了车,踏入府门之后,杨国忠骤而又加快了脚步,他忽然又响起了那个诡计迭出的范长明,这老东西虽然令人生厌的很,但对各种事件总有独到的见解,不如便让此人来参详参详。
果然,范长明在听了杨国忠的讲述之后,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恨然之色。
“秦晋竖子,天子对他还没有彻底死心!”
闻言之后,杨国忠大为不解。
“何以见得?”
“天子防其人而用其能,只怕并非能如相公所愿!”
范长明的说法不无道理,但这反而让杨国忠心怀大开,如果说天子的“深意”仅止于此,他就有八成以上的把握,让秦晋那厮连骨头渣子都不剩。在整人这种事上,杨国忠除了李林甫以外,还没佩服过任何人。
想到此,杨国忠捻着胡须冷笑三声大踏步离开了范长明所在的院落。
……
神武军中,秦晋自请外出的消息已然在内部小规模的传开。人们对秦晋的决定也是态度各异。有人觉得秦晋不该急流勇退,经过兵变之后,虽然在天子那里的信任度降低到了前所未有的极点,但天子出于忌惮也绝不敢轻举妄动,只要撑过三年两载,将天子拖死了,一切就大有可为。相比之下,当务之急是推举拥立一位新的储君。
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离开长安这个是非之地的确是明智之举,若身陷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