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言求情,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不是求情又是什么?
接着,便又有不自量力的芝麻官弹劾这一将一相,使得这位天子颜面难看极了。
子盗父兵犯上作乱,于公于私,身为天子的李隆基都不能纵容姑息。但高秦二人在为太子辩冤的上书中,都或明或暗的提出,太子之所以有此悖逆之举,完全是天子身边有奸佞,妄图干掉太子,而太子求诉无门,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才有了子弄父兵之举。
这种说法自然不失偏颇,但却无疑将天子置于一种尴尬境地。天子身边有奸佞,而天子却自不察觉,岂非天子失察无能?
这且不算,那几个心有妄念的小官就更是蠢到了极点,公然让李隆基严惩高秦二人,并直指高秦二人是太子一党。
如果高秦二人是太子一党,天子还对此二人擢拔重用,岂非是昏头了?
对于高秦二人的擢拔,大唐天子李隆基诚然有不得已的理由,但被人左右开弓连扇了两耳光,其恼怒已经可想而知。
“来人,将这几个胡言乱语的妄人,都给朕,给朕……”
他本想命人将这几个妄人斩杀了事。但转念一想之后,又改了口。
“罢官夺职,打入大狱,听侯有司审讯!”
天子的处置让所有人差点跌出了眼睛,尤为感到庆幸的是杨国忠,多亏鱼朝恩的适时提醒,自己才没有一头撞了上去触霉头。
其实杨国忠此前也不过是一叶障目,没能看透天子此时此刻的复杂心境。相比之下,反倒是鱼朝恩要清醒地多了。
但在庆幸之余,杨国忠又有几分沮丧,因为天子处置了那几个上书弹劾高秦二人的边缘小官,就等于间接向朝野表明了他决意保全高秦二人的心意。
可如果天子要保全高秦二人,岂非又间接承认了太子确有冤情?
一时之间,杨国忠也不禁迷惑了,自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