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啊。
就还拿咳嗽来说,第一次去医院时,医生也给化验血了,然后开了一周的药。
一周后,咳嗽好转,但是还有一点咳嗽,这时药也吃完了,是再去医院看,还是硬抗着靠身体的自愈力呢?
去医院其实是最稳妥的,但是麻烦啊。
这时就可以远程问诊,让医生根据你以往的病历来看。
如果扩展开来,其实还有好处。
比如说很多肿瘤、骨科、心脑血管之类的疾病,就比如说因为血管堵塞引起的中风吧。
一般的医院都能治,但是有一点小医院的医生不敢下结论,那就是是否应该上支架。
这一点很多市一级的医院都会建议你去省会城市或者直接上海北京的大医院找专家去问一问。
但去一趟,车马住行都很费事。
而且到地方后,你人去不去问题都不大,因为医生诊断的凭证依据是你的检查结果,是你的片子。
但这些检查和片子在市一级的医院都能做。
如果远程诊疗能够做的足够好的话,把数据库打通,把诊断数据和拍摄的片子都传到健康卫士的服务器上,然后大医院的专家直接从健康卫士的服务器上把检查数据下载下来查看,就能给病人做个初步的诊断了。
起码能够过滤掉一半的病人,告诉病人你不需要做支架,就不用来跑一趟了。
只有说拿不准的,才会对病人说,你再来这里,我现场看看吧。
这对病人来说,是切身实际的好处,能够改变生活的好处啊。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使社会发展。
让人类更加的方便。
当然,这对于目前的杨小天来说,他还缺少能量去做这件事。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就是,不说大医院了,就是小医院,小到社区门诊,你上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