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威夏寺被小题大做,两国都宣称对该寺拥有主权,它成了上世纪50年代末泰柬无线电广播骂战的关键话题。1959年和1961年泰柬甚至两度为此断交。最后,西哈努克把争议提交海牙国际法庭寻求国际仲裁,泰国政府则动员每个公民捐一铢钱给国家支付法庭费用。
国际法庭以9票对3票裁定柏威夏寺归属柬埔寨。被法国人做了手脚的地图并未成为有利于泰国的依据,海牙方面的说辞是,泰国在1907年后的几十年里保持沉默,没有异议就等于默认。
尽管泰国输掉了1962年的这场国际官司,裁决结果却内有奥妙:柬埔寨得到的只是寺庙本身加周边一小块土地,泰国仍然占据通往寺庙最方便的入口。因此,前往柏威夏寺的最快路径还是取道泰国。
1970年,失势的西哈努克流亡北京,朗诺政府上台,泰柬恢复外交。柬埔寨内战随即爆发,红色高棉在5年后大获全胜,柏威夏寺因地势险要在1975年成为政府军覆没之前的最后阵营。(历史往往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时间快进到1998年,柏威夏寺又成为红色高棉最后的据点和受降地。)
这座千年古寺目睹了太多本应与它无关的历史风云。如果寺庙也有记忆,它最难忘的一刻肯定是那场被联合国难民署称为“史上最恶劣难民遣返事件”的人间惨剧。
1962年,柏威夏寺被国际法庭裁决归属柬埔寨。1963年1月5日,在举办升旗仪式后,柬埔寨国家领导人西哈努克亲王率领佛教徒拜谒柏威夏寺。图东方IC。
越南1978年入侵柬埔寨与红色高棉作战,大批难民涌入泰国。1979年6月12日,泰国军政府突然通知曼谷的各国使馆,泰国准备驱逐一批柬埔寨难民,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被特许收留引渡1200名难民,其余的都将立即遣返柬埔寨。美、法、澳外交官闻讯仓促赶往泰柬边境沙缴府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