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大江东去 > 1983年(07)

1983年(07)(5 / 7)

先例可循,你和生技处的几个新大学生分头执行,自寻出路,我和总工办给你们提供便利。你记住,必须解放思想,打破条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产品方向,但也必须与原有辅助设备合理配套,而不是另造一个新工厂。我们资金有限。”

“明白了。”宋运辉这才知道,他在基层山中方七日,金州领导层世上已千年,水书记才刚接手,金州厂全体上下顿时全速运转,而不单是他一个人有所动作。他忽然惊醒,如果不是他自觉找到切入点,递上计划书,是不是没今天的机会?是不是将被分在生技处的几个同进工厂的大学生抛在身后?他顿时有了分秒必争的急迫心情。

水书记写完批条,交给宋运辉,上面是预支差旅费用,宋运辉大约三年都挣不了那么多钱。水书记这回没起身相送,但坐在位置上很严肃地道:“小宋,你是小徐介绍给我的,我对你期望很高,你不要辜负我。”

宋运辉答应了出来,见虞山卿已经等在外面。两人见面,没有说话,都是相对微微一笑,但高下立现,宋运辉衣冠不整,头发凌乱,眼皮浮肿,而虞山卿则是容光焕发,眉目英挺。

看着走进书记办公室的虞山卿,宋运辉不由得想到刚刚水书记的话,难道虞山卿早就开始着手设备的改造改良研究?他有没有找到方向了呢?从刘总工对FRC的陌生,和水书记对厂图资料落后的陌生来看,虞山卿的研究并无成效。但是也难说,或许虞山卿走的是另一条路,而条条大路通罗马,谁知道虞山卿究竟做得如何呢。眼下形势,他必须分秒必争。

现在想让宋运辉睡觉他也睡不着,他去财务领钱,又到总务换全国粮票,然后骑车去火车站买火车票,回来哪儿都不去,就在寝室将手头所有笔记和翻译稿都粗粗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只是没想到晚上宿舍楼后面灯光篮球场举行春之声歌咏晚会,宋运辉探个头看一眼就缩回,寻建祥一直扒窗户边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