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的工作。
这些工作中,最重要的无疑要属被称为“破晓计划”的项目,该计划以奎文克人的理论、部分技术为基础,最终目标是建造一个可持续的核聚变装置。
毫无疑问,聚变堆一旦出现,世界瞬间就会颠覆,传统能源产业纷纷崩溃,各种新兴产业则如雨后春笋,又一轮工业革命迅速席卷全球,轰轰烈烈,新时代在光芒万丈之中强势崛起。
当然,这还要稍微等一段时。
而在此之前,新时代的另一把钥匙,量子计算机已经悄然诞生在云州市的奇点研究院。
……
奇点研究院重兵把守的一间地下室,林寒、姚其智、楼秉诚等几十个人站在当中,看着眼前的几排黑色机柜,大都流露出极为振奋的神色。
武仙座一号!
历时大半年,耗资近千亿人民币的大型量子计算机,拥有3600逻辑比特位的武仙座一号,终于诞生。
本来的设计是3000逻辑比特,但由于经费极其充足,一千亿任凭挥霍,所以最终造出来的是3600逻辑比特的加强版。
有人说,五千逻辑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将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但就目前而言,3600比特其实也完全称得上是天翻地覆。
“怎么样,姚院士,武仙座的测试结果如何?”林寒问道。
已经须发皆白的姚院士,此时尚未完全恢复平静,他扶了扶眼镜,说道:“相比于经典计算机,武仙座的能耗极低,耗电量甚至不及一台中型计算机,且几乎不存在发热问题……”
能耗问题是量子计算机研发的一个重要起源。
计算机不可逆计算过程中的每一个操作都会产生热损耗,所以处理器的集成度越高,散热也就越困难。由此,经典计算机的性能提升,必然伴随着散热需求、体积、能耗的提升。
以超级计算机为例,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