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有病?
400万也好意思吹观影狂潮?
松江宣传站,张俊生面带微笑接受记者的采访:“既然类型选择了喜剧,我希望的就是观众毫无负担地走出电影院,至少那两个小时,他是轻松的!”
“生活已经很艰难,何必要在电影院找寻苦难?”
电影票房大卖,再加上之前的金棕榈,一时之间,真有种‘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感觉!
有记者提问:“燕京电影研究院的黄教授认为《疯狂的石头》可能会有很好的票房,但是文艺性不足,不能算一部好电影,你怎么看?”
张俊生笑了笑:“拍《疯狂的石头》,我就是想证明大家喜欢的电影才是正确的路,一味地砸钱,玩大制作,很多有可能适得其反!”
“中国需要艺术片,也需要商业片,问题是界定两者的标准难道只是简简单单的票房收入多少?”
“我并不认同,《疯狂的石头》的高票房恰恰为时下电影界确立了一个发展走向,那就是大投资无法决定票房与口碑,决定影片成败的终归还是其自身的可看性!”
“我在微博跟很多观众聊过,他们界定好电影的标准很简单:好看!不需要多少果露,不需要多少爆破,只要能让他开心!”
“我真搞不懂,为什么总有一些人看不惯电影大卖?”
“各种强调艺术性?难道戛纳金棕榈还不够证明《疯狂的石头》是一部好电影?他们比戛纳评委还要厉害?”
“咱们国家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出发点又有什么艺术性?”
“况且《疯狂的石头》并非一味媚俗哗众取宠的玩意儿,喜剧?闹剧?和《举起手来》相比,哪个艺术性可看性更高哪个更像闹剧呢?”
“高高在上的人总爱做些和老百姓相左的判断,以此证明自己的阳春白雪。”
“但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