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两个儿子去外头玩,而后进了大厅。
小邓氏喜怒哀乐都摆在面上,刘喜娘一眼就看出好的心思,仍是善意的朝她点头微笑。
邓氏眉开眼笑道:“三万两!丁家真是阔绰!”
刘喜娘声音更加高,语气非常诚恳的道:“是啊。丁家对您家的诚意没得说,丁小姐等了您家老爷三年年,除去丁家祖祖辈辈是商户外,这门亲事实是挑不出半点毛病。”
小邓氏急忙开口道:“我们曲家祖上不比丁家强,只是我爷爷如今是六品军官,我爹、我夫君都有着秀才功名。”
刘喜娘瞟了小邓氏一眼,语重心长的跟邓氏缓缓道:“老老夫人,俗话说家和万事兴,您家老爷若是娶一个有身份的贵女入门,此女若是敬着您怜惜着少爷一家倒罢了,若不是呢?”
小邓氏面色苍白。
她当了一年多的少夫人,竟是忘记出身卑微,她与邓氏的娘家无靠不说还需要她的支助。
若是来一个贵女身份的继婆婆,这个家里别说是她,就是邓氏也会被压着。
邓氏面露感激,思量片刻,方道:“长久续弦是我们家的大事,我夫君去了北地,我一个妇道人家不能应下了这门亲事。我让长久给我夫君写信说了此事,一切由他定夺。”
刘喜娘出了曲府便回了家,晚上跟洪老三说了此事。
三日后,洪老三回家后道:“大夫人开口了,说李家与曲家是亲戚,然不能插手曲家的亲事,一切由曲家定夺。”
刘喜娘眼珠一转,点头道:“看来大夫人是赞成这门亲事的。”
洪老三纳闷道:“大夫人可没说这话。你怎么知道她赞成?”
刘喜娘望着洪老三笑问道:“大夫人可有让你去查过丁家?”
“查了。丁家祖上一直是做爆竹买卖的,家里有三个爆竹作坊,后来又做了糯米、药材生意,有诚信又不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