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战术训练场就是最大的装甲部队训练场,也是全团所有单位可以进行合练的地方,距离营地有两公里的距离,是一片占地差不多十公顷的原始山地,地形十分的适合,面积庞大,赶上很多专门的陆军战术训练基地了。
一路上,徐战一边给余明介绍着一号战术训练场的情况,一边心里对李牧不满。首长来视察了,居然还摆架子。什么训练比首长视察重要?
徐战倒是误会了李牧。
李牧的确是抽不开身。
战斗支援营是他最重视的一个营,集中了全团所有的重火力、防空火力和反装甲火力。107团的攻坚力量和防空能力,基本上是体现在三营身上。除了三十台地面火力装备,还有一个连的自行式综合防空系统,火力绝对强悍。
在轻型快速作战的理念要求下,装备达到要求并不足够,采取什么样的作战战术,怎么发起攻击,怎么支援前方部队,怎么战斗机动,都是要经过训练摸索的。
再先进的装备也无法代替先进的战术,不同的装备所需要运用到的作战战术也不一样。针对新型装备探索最合适的战术,是107团的任务。
李啾啾是特种军官出身,但是他接受过系统的轻型化地面部队作战指挥培训,相对于传统的轻型机械化部队军官,李啾啾更加容易接受新的作战思想。
在陆军的作战序列里,有越来越多的轻型机步旅,大多是采用六轮式装甲车作为平台的。但是他们的编制方式和作战样式,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在摩步旅的基础上,通过换装来变成机械化部队。部队编制没有改变,新的战法无从谈起。
事实上,这也正是107团出现的原因,正是上级领导机关重视107团的原因。
一个月的事情,对作战部队的视察,余明把107团放在最后,其实也体现出了他的重视。
如果说一营二营的战术合练,三十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