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力以晋南中条山、晋西吕梁山为根据地,发动全面游击战,并竭力袭击同蒲路之敌,适时破击其交通。
至三九年春,第二战区副司令卫长官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中条山成为第一战区的防区,第一战区在此部署了十二个军,二十余万兵力,其中,四个军配置于太行山、太岳山区,九个军配置于中条山区。
各部在中条山地区积极修建防御工事,建立根据地,发展出了一片东西长一百七十余公里、南北宽五十余公里的巨大根据地,涵盖了同蒲线以东、太行山以西、正太路以南和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晋南的冀城、绛县、夏县、闻喜、苗城、安邑、垣曲、晋城、沁水、平陆、解县、济源、长治、阳城、永济等地全部或一部都曾囊括其中,被日军称为“华北占领区的盲肠”。
鉴于中条山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日寇屡次集结重兵扫荡中条山,一次又一次进攻最终都被守军打退。
但,守军为此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仅以第四集团军为例,自三八年七月离陕赴晋至三九年六月“六六战役”结束,全军伤亡将近两万人!
加之中条山区贫瘠苦寒,非战斗减员严重,各部缺员严重,新兵又耐不住苦寒,因而,大多补充兵源都是从战区各部抽调而来,正如先前抽调的暂五师三个预备团和此时抽调的六十六团。
六十六团一路北上,在郑州搭上了西行的火车,不两日便到了洛阳,然后再渡河北上,直抵此行终点站长治。
蓬勃的朝阳洒下万丈光芒,浩荡的队伍自营地里迤逦而出。
前军,特勤连开路、一营跟进;中军,迫击炮连、工兵连、补给连、团部、医护排、炊事排依次排开;后军,二营、三营队列整齐,骑兵连军容威严……车辚辚,马萧萧,将士戎装步伐矫。
这是不舍的离别,更是新的征程。
再回首,已然不见曾经的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