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了。
伯颂道:"殒城主在的时候,我们四尉将对他都万分敬重,却不会因为敬重殒城主就不敢不愿说出与之意见相悖的话,殒城主也从不会怪罪我们,正因为如此,坐忘城才能蒸蒸日上,实力与日俱增。”
伯颂的身体久病之下已很虚弱,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脸色变得苍白了,一时说不下去。
伯简子很伯颂很是激动,忙道:"父亲教诲的是,我让父亲失望了。”
伯颂道:"希望明天坐忘城对出不出兵已经有了明确的意见。”
第二天,坐忘城派出了九千人马,统领者为幸九安。
表面上看,是伯简子明确提出应该出兵导致贝城主下了最后的决心,但伯简子却隐约感到出兵其实是必然的趋势,无论他做出的是怎样的决定——这让他意识到其实他在坐忘城仍是无足轻重的,贝城主迟迟不决,并不等于贝城主难下决心,而是要将伯简子这样的人推至前面。
意识到这一点,伯简子的心情难免失落。
照理,小夭对这件事应该是最关注的,但伯简子却感到小夭对此并不在意。有几次,他曾旁敲侧击地试探小夭对这件事的看法,小夭都未曾流露什么。她在南尉府的生活,几乎可以用"深居简出”形容。
伯简子与小夭年龄相仿,幼时常在一起嬉戏玩耍,小夭性情直爽,没有大小姐的架子,可谓是两小无猜。见小夭情绪低落,伯简子也有些担心,这一夜,他左思右想,还是决定去见一见小夭,劝慰她几句。于情于理,都应如此。
伯简子行事低调,这次也没有带随从,独自一人去见小夭。
小夭的屋中亮着灯,灯光从窗纸透出,洒在窗外清凉的地面上。
伯简子走至门前,轻轻叩门,却没有回应,他想了想,又叫了两声"小夭”,仍是寂静一片,伯简子有些疑惑,手下意识地用了点力,门是虚掩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