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努书坊

繁体版 简体版
努努书坊 > 抗战之还我河山 > 第943章 中美联合研发的“鸡肋”

第943章 中美联合研发的“鸡肋”(4 / 6)

的火箭弹提供瞄准和射击方向。

斯金奈做为一名对单兵火箭筒无比痴迷的“超级粉丝”,对“戈达德”博士原先设定的51口径的火箭筒完全是情有独钟,火箭筒项目组设计出的火箭筒也是51口径。

火箭的射速远远没有炮弹那么快,对付坦克的装甲无法依靠速度产生大的穿透力,而是只能依靠战斗部的威力。而按照51毫米口径,即使将火箭弹头装备了独立团军工所能生产出的高能黄色炸药,其破甲威力也只能达到10毫米左右。

显然,这款由美国人哪儿学来的单兵火箭筒给人的期望值很高,但实际效果一般,还最少需要一个两人小组一个带火箭筒,一个携带火箭弹,增加了不小的人力开支,远没有一门37毫米战防炮或者是一门双联装机关炮来得更实用,实在是有些鸡肋。

对此,斯金奈上尉也很无奈和失望,本以为来到中国,会在这位中国“军阀”的大力投资下他的单兵火箭筒项目技术会有一个飞跃式的发展,没想到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突破,和被那帮老顽固将军们放弃的火箭筒威力差不多,就算是火箭弹的弹道比天才的“戈达德”博士的设计更加平直也更准,那也和一杆反坦克枪一样,威力还是不足。

要知道现在各国的主战坦克的装甲厚度已经达到了50毫米甚至更多。

在独立团军官们纷纷摇头表示对这款他从美国带来的“先进”技术失望之后,斯金奈上尉就对刘浪提出了辞行,于三天后通过成都机场的客机飞往南京再转上海,由上海回归美国。

所有人,包括几位研发者,都不知道,一直偷着乐的刘团座可是独自在团部大笑了好几次。

根据他在试验场试射的威力,被钱伟捣鼓出来的单兵火箭筒虽然远远抵不上五年后获得瑞士籍移民莫豪普特的锥形炸药专利而捣鼓出的可破100毫米装甲的美军“巴祖卡”火箭筒,顶多也就能打穿6到8毫米装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