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青没有笑,因为他知道,这很符合贾宝玉式的思想潮流。
很多人,尤其是好色之徒都有这种心思,贾清甚至很佩服贾宝玉能够毫无顾忌的宣之于口。
贾宝玉想要救人,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这本是好心。可是,他没有意识到,他这种好心违背了一个世家大族的生存之道。
自古豪门望族,世交故旧不知凡几。为何,一旦遇上抄家灭门这种事,能够伸出援手之人却自来寥寥?是世态炎凉?确实是,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应该在于,自保。
高官贵族被抄家灭门之后,他们的妻女家小过得凄惨,这是“上头”的意思,不管上头在不在乎,谁敢这个时候出手相助,就是拂上头的面子!
尤其是交好的家族更要谨慎,因为很容易被打上同党的名头。大家族买下人为何要买身家清白的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那样能够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寿山伯府被抄家问罪,主事的男子要么被杀,要么流放边远苦寒之地。剩下的女眷则全部划为奴籍,同阖府的下人一样被重新发卖到各处。
贾母应贾宝玉的恳请,让人买回来了刘伶姝,这其实也违背了一个大家族当家人的明哲。
好在以贾府如今的状况,这样轻微不显眼的买一个罪女回来,与收获的仁义之名相比,那点顾忌倒也没什么。
可若是按照贾宝玉的想法,一股脑的把寿山伯府的人往家里送,先不说这些人会不会生事,就说这事被有心人知道,加上恶意的推广散播,那贾府就真的其心可诛了。这个时候别人可不会以为是贾府仁义,而是觉得其愚蠢了。
道理虽然一样,在于度的不同。
这种好事,要做也只能悄无声息的,以别的方式来做。
若单单只针对这个问题,贾清不会在这里和贾宝玉费这么多唇舌……
“宝二哥,按理说你是做哥哥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