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职权之内,对于这些数据他是了解的。除了边军之外,朝廷每年还要向京军支出近五百万两银子的军费,加起来,就是两千三百万两银子的军费支出!差不多赶上了近一半的国朝财政收入!
要不是内地驻军的军费由地方及自身产出承担,朝廷不过象征性的补发一点,单是军费开销就会压垮户部财政。
难怪自古以来,那么多朝代重文轻武,别的原因不论,养兵实在是太耗钱了这一点绝对是一个主因!
本朝因为经历过清兵入关这一历史教训,养兵数量堪称历来之最,自国朝稳定之后,养兵数量就从来没下过一百万!
此节暂不多谈,言归正传。
贾清听了崔文龙的话道:“可见,依靠盐商提供边军粮草一事早已成为历史,既然如此,还不如免除这一已经不合时宜了的政令。否则,国朝盐政,永远改变不了!
那些大盐商们,依旧会依靠这种形式,汇集海量的财富。”
崔文龙不置可否的道:“若是依你所言,免去现有盐商的特权,之后又该如何?”
毕竟朝廷不可能亲自去贩盐,这件事归根到底还是得依靠盐商。
“很简单,将所有盐引(到盐场取盐的凭据,也是收取盐税的凭据)归属权全部收回,再由朝廷向天下所有商人抛售,贩盐不再设立地域界限......没有商人会看不到盐行的暴利,肯定会争相购买!
大家手中都有了盐,为了将手中的盐卖出去,盐贩们必然降价......
直到,那些盐商们觉得贩盐再也没有太大的利润之后,这种情况才会缓和下来(也就是现代所说的达到行业平均利润值)。”
听了贾清的话,崔文龙喃喃道:“动静太大了......”
贾清却没有听见,继续道:“到时候,就算将以往盐商往边关送粮的消耗折入正课盐税也无妨,相对于必然降低